|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从道安“幽处于濩泽”说到宗教的兴起

从道安“幽处于濩泽”说到宗教的兴起

关键词:宗教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阳城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Y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6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我国东晋时代出现了一位高僧,他的名子叫道安。说到这个道安,可真十分了得。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前秦王苻坚派重兵攻打襄阳,次年攻克襄阳后他曾对人说:“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这里,被苻坚如此推崇的“一人”,即是这个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道安。就是这个道安,在到襄阳之前曾在濩泽避难两年多时间。那是东晋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死。不久,石氏内乱,原后赵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贵族纷纷拥兵自立,互相拼杀。道安预感到“国运将危”,为避难而来到濩泽。“最初,道安孤居离众,幽处于濩泽一代山区,即使如此,他仍坚持研读佛典,表现出了对佛教的倾心。不过,他也时时为缺少师友同道共究佛理而发出感叹。后来竺法济、支昙讲等人从远而至,使道安得到了学业上的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下,道安对汉末安世高译出的小乘禅经《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与《修行道地经》等,反复研习,并写序作注,用力颇深。”(引自洪修平、孙亦平《十大名僧》)他与他的同道们在此停留了两年多,大约在东晋永和七年(351),才北上往雁门郡的飞龙山。这两年多时间他们在濩泽的什么地方呢?古籍上没有确切记载。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只能从碑石和传说中找答案。请看《大周泽州阳城县龙泉禅院记》碑刻中这段记载:

矧龙泉院者,人天集福之所也。耆旧相传,其来甚远,刊勒无寄,罔究权与。一说云: 是院之东十数里, 孤峰之上有黄砂古祠 。时有一僧,莫详所自,于彼祠内讽读《金刚般若》之经。一日,有白兔驯扰而来,衔所转经文,蹶然而前去,因从而追之。至于是院之东数十步,先有泉,时谓之龙泉,于彼尔而后止。僧异之而感悟焉。因结茅宴坐,誓与其地始建刹焉。亦莫究其年代矣。人烟岂  ,基址常存。同灵鹫以通幽,类给孤而建号。东邻郭社之陌,前据金谷之垠,既名额以未标,称郭社而斯久。

这段碑文为我们记载了一个:“白兔衔经”的神奇传说,从中可以看出:一、此寺的创建者是幽居在黄砂古祠在的一位老僧。二、在此建寺的原因是这里有水、而且“同灵鹫”、“类给弧”,风景幽美。三、此寺虽未标名额,但长久以来人们都称之为“郭社”。四、关于此寺的创建虽年代久远,碑文所记仅是传说。但寺院的“基址常存”,草创是的房舍还有遗留。可见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况且,碑文后面还写道,顺愍和尚在唐乾宁之前来到此处时,还仅是“廊庑凋残”、“垣墉顿檘”,重建佛寺时,也仅是“添修”和“增丽”。看来,在顺愍和尚之前肯定应该还有一位创建者。这位创建者,就是那位“莫详所自”的黄砂古祠中的老僧,就是那位只身从后赵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两南)避难逃出,“幽处于濩泽”的道安。

道安是被后赵皇帝石勤、石虎尊为“国之大宝”的西域僧人佛图澄的得意门徒,他刚二十岁出头就游学到邺,师事佛图澄学习佛法。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跟从其研习佛学,以小乘为主,兼学大乘般若学,在佛教理论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当时的北方佛教界崭露头角。东晋永和四年(348)佛图登去世,第二年后赵皇帝石虎死。不久皇室内乱,后赵内乱,“国运将危”已成定局。这时道安只身离开邺城来到濩泽。这个“黄砂古祠”,即在今天史山于家庄所在的黄砂岭上,这个岭是从邺城经潞、泽到濩泽的必由之路。在远离邺城的太行山腹地遇到这样一个“古祠”,是他必然选择的栖身之地。他“离众孤居”,“幽处于”这个“古祠”中研读佛典,后来为缺少师友同道共究佛理而生感叹,于是暗中联系同道,竺法济、支昙讲等人从远而至。人多了,可以“共究佛理”,但给生活带来了困难。尽管僧人生活清苦,但总得住宿吃饭。黄砂孤峰上一是缺水,二是建造房舍困难。于是他们走下孤峰,顺着樊水西行,来到了山环水绕的龙泉旁结庵而居,建造佛寺。道安不是普通僧侣,而是长期生活在都城,经常随名师出入于皇宫的佛教界头面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不同凡响,于是就有了“白兔衔经”的神话。他们在此生活了约两年时间,这些人的活动肯定会对周边村落产生影响,因东邻郭峪,于是就有了“郭社”之名。

尽管现在没有确凿的记载可以证明最早在龙泉旁建寺的人确是道安,但得出这样的结论,却是符合事理的推断。因为海会寺初创的神话刊在碑上,释道安幽处濩泽山区两年左右的历史记在 人写成的《高僧传》中,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史实。再说,在唐朝中叶重建海会寺的顺愍和尚是怎么从东蜀来到此地的?据碑文记载,他是“振锡东游,浮杯远逝,偶及是院”。注意,这里说的是“偶及是院”,而不是“偶及是处”,可见这里是有“院”的,而此“院”是要有人建的。这里所说的“浮杯远逝”,即是说是乘船远道而来。从四川乘船而东,只能顺江而下,“偶及”之处,应该是长江南北,而他却来到了黄河以北的太行山区。说他“偶及是院”恐怕不大可信,说他秉承遗愿寻访故地,似乎更合情理。因为道安在东晋兴宁三年(365)前后,率众南下避乱去到新野的时候,曾把他的徒众分成三支,一支由竺法汰带领顺江东下往扬州,一支由法和带领溯流西上到蜀地,一支由道安自已带领抵襄阳。在那支溯流西上的队伍中也许有一两个与道安在龙泉旁建寺的和尚,他们到达蜀地后仍念念不忘这块风水宝地,常常向他的僧徒们讲起这个地方,讲起这段往事。虽然从东晋到唐中已经过了四五百年,但凭着僧徒的虔诚和执着,代代相传,总会有人记起并实践祖师的遗言和心愿。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从巴蜀来到太行山区,寻访祖师们心中的圣地,这是完全可能的事。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段渊源,这个寺院建起来后,香火一直很旺,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受到了唐宋皇帝的青睐。据碑文记载:唐乾宁远年(894)十月二十日,唐昭宗李晔遂降敕文,额为“龙泉禅院”。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赵光义又“敕赐海会寺额”。到了金元,海会寺已成名刹,四方游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题咏刻石留壁,处处可见。到了明清,海会寺已进入鼎盛期。海会书院的出现,儒释两教的合璧,更使海会寺成了一处世外桃源,文化圣地。

现在寺内景观星罗,独具特色的有两处:一是“海会龙湫”,古为阳城八景之一。现因水位下降,已失去了古时的壮观景象。一是“九曲流觞”。这是古寺依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情境建造的景观,1959年在寺中建校时被掩埋地下。1998年重建时从地下挖出,并建“流觞亭”于其上,掘龙涎湖于其左,建造了优雅的配套景观。

寺内古建棋布,保存完好的精品建筑有两处“一是大雄宝殿,为明成化十五(1479)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五踩重昂斗拱,琉璃屋脊,飞檐高翘,富丽堂皇,巍峨壮观。殿额为明代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题写,字迹遒劲浑厚。一是地标性建筑海会双塔。两塔一高一低,各具特色。低塔丰腴古朴,建于后梁龙德二年(922)。塔为六角十级,高二十馀米。高塔瘦俏玲珑,建于明嘉靖、隆庆年间(1565-1568),塔为八角十三级,高五十多米。特别为人称道的是塔的第十级向外支出一圈平座,并围以琉璃栏杆栏板,形成一座瑰丽的悬空楼阁。我国古塔专家张驭寰教授曾在《中国文物报》上撰文称赞说:“这是北方的楼阁式宝塔中的唯一佳例。”游人可从设于塔壁的台阶,盘旋而上,从塔中走出平座,凭栏眺望。那时,朵朵云霞漂浮在你的身边,太行美景尽在你的眼底,该是多麽的心旷神怡!

隋唐是海会寺的兴盛期,也是阳城佛教的兴盛期。阳城古代的佛寺,大都兴建于那个时代。其中著名的佛寺有:

开福寺,在县城东街。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旧名文殊寺,金大定年间(1161-1189)改名福严,明洪武(1368-1398)初年改名开福寺。

开明寺,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望川村西南。建于隋开皇年间(582-600),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修。寺处沁河之滨,林木蓊蔚,双泉风涌,风景宜人。明万历初年刘鸿训、张慎言、张鼎相、孙居相曾同时在寺中读书,并受业于馆师王家础,后来师徒五人皆中进士,有一人为相,二人为尚书,一人为巡抚,一时传为佳话。

千峰寺,在县西南八十里盘亭山侧。为后唐同光(923-925)、天成(926-932)年间由僧人洪密所建。唐昭宗时晋王李克用为驻高平太尉,洪密从五台山来千峰建寺,得到李克用资助。当时李嗣源为李克用义子,随在军中为将,洪密与之相识。后李嗣源继承李克用王位,是谓明宗。洪密上表称贺并乞免寺院租税,明宗曾下两道敕文,予以答复,洪密皆勒石立碑于寺。由于有了这层关系,洪密和尚头上罩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在当时影响很大,传说很多。传言一,说洪密有神通,曾拿他化取的官仓米助明宗军粮。他让兵士于其袖中取米,半岁不尽。传言二,说洪密于年丰时令寺中僧众收蔓菁近千石,蒸熟后尽捣为泥糊墙壁上,后遇饥岁乏食,乃令取墙壁上所糊蔓菁为食,周围村民多因此活命。传言三,说洪密明建千峰,暗修灵泉。两寺先后建城。

灵泉寺,在县北四十里刘村附近。因寺建在卧虎山麓松柏翠蔽的岩谷间,风景十分优美,有“灵泉松月”景观,为阳城旧八景之一。寺中有后唐明宗与洪密敕书碑,有司空图撰写的《灵泉禅院记》碑。金代时泽州刺史杨廷秀又构万松亭于其上,益增其秀丽。清康熙年间项龙章为县令时,曾赋《酷相思》词一首,写“灵泉松月”,颇受好评。词曰:

莫道荒山冷无主,有万个松堪数。

况夜夜月明来照汝。

月色也,松多处。松色也、泉多处。

山寺日斜风满树,鸟弄酸□如雨。

晚樵归唱响云边路。

月去也、泉围住。泉去也、松围住。

这首词抓住月、泉、松来写景,上阙写月色照松、水光映松之佳色;下阙写月澄泉中、松围月光之美景。月色、水光、树影,明灭映衬,美不胜收。

寿圣寺,在县西北四十里,阳陵村边。后唐僧人宗慜创建。宋初改为泗州院,毁于宋真宗时。天禧年间 (1017-1020),僧人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1067)赐额“寿圣”。明万历年间(1573-1619)惠海和尚建造琉璃塔。

另外还有:

保宁寺,在县城福民坊宝莲阁。

福缘寺,亦称西寺,在县城西。

华严寺,亦称十方院,在城南一里处。

鹫峰寺,在县城东三里鹫峰(今称东坡头)上。

弥陀寺,在县东十里香严山下。

云峰寺,在县东十里山腹中。

龙岩寺,亦名白岩寺,在县北三十里白岩山。

云堆寺,在县东二十里峪沟。相传仙人吕洞宾曾游于此。

金台寺,在县南二十里石臼村。

福胜寺,在寿圣寺北。近寺有双潭澄碧,其一潭,四围石崖,水自崖出。其二,潭似盆状,其旁有石如狮子对踞。

清末阳城有十大寺:开福寺、福缘寺、弥陀寺、海会寺、白岩寺、云峰寺、金台寺、上义寺、千峰寺、灵泉寺,其中海会寺最大。

道教的传入较佛教要迟,应在金大定年之前。金大定五年(1165)县城内元辰殿敕赐额为“太清观”,这是阳城建观之始。崇庆元年(1212),沁水县格碑村灵虚观清虚大师孙景元(字仲远)辞去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上清储祥宫开讲大师之职,来阳城台村(今台底村)岱岳庙立观,元代又建太极观(在驾岭观腰村)。至清末,道士较大的修居之所已有六观一阁,即太清观、岱岳观、太极观、万龄观(在董封白涧岭)、灵泉观(在润城王村)、长生观(在凤城淇汭村)和真玄阁(在东关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