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从明末义军十进阳城,谈阳城的战略地位

从明末义军十进阳城,谈阳城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明末义军,战略地位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阳城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Y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29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明末农民起义军从崇祯四年(1631)至十七年(1644)曾先后十次进攻阳城。

        崇祯四年(1631),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号九条龙)率部入山西,五月廿四日自岳阳入屯留、长子。廿七日从高平至沁水,又从沁水入阳城县北乡,准备攻县城,因知县杨镇原率军民固守,乃从李邱、长湾村入南山,在圣花坪花儿沟屯扎。六月初二日夜饮大醉,被其侄及右丞白玉梁等杀害。

        崇祯四年冬王自用(号紫金梁)与老徊徊等率陕西起义军乘冻度河,至平阳、霍州、隰州等地。崇祯五年(1632)七月十五日,从晋城入阳城至史山。十六日至郭峪,二十日起营攻润城。因沁河涨水,又由原路返回,经郭峪攻周村。

八月十五起义军又由沁水郭壁、窦庄入阳城,从望川经下伏、王村,攻至刘善。因沁河发大水,未至润城。

九月十七日,起义军从沁水端氏、武安入阳城,从屯城经上伏、白巷里、郭峪,攻至北留,在北留墩下歼灭吴开先带领的义勇、新兵1500多人。

十一月老徊徊等率起义军从沁水榼山入阳城,攻至县城下。适逢总兵龙世禄带官兵至,败退西撤。

         崇祯六年(1633)二月,起义军攻入阳城县南,后从邵原关下济源。

三月,起义军又从西入阳城,在芹池、刘村遭总兵曹文诏袭击,败走。

四月,起义军从东入阳城,在润城遇总兵曹文诏狙击,败往县南。

五月起义军又从西入县南,明禆将艾万年追击义军,战败。起义军也往西逃走。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遣部将刘芳亮率众数万至县城,委派官吏,建立政权。六月清兵入阳城,委任新知县,大顺官吏遁去。十月大顺将领刘忠率兵由潞安抵城下,围攻十一月,因攻城不下而撤退。

农民起义军十次入阳城,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占领阳城,屯兵扎营以夺取全国。崇祯三年王嘉胤率众起义攻陷陕西延安、甘肃庆阳等地,于第二年首次入阳城,就是带着这个意图而来,只因攻城不下,才退驻南山,以谋后进。不料竟因内讧而失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后八次入阳,都未近县城,只能在乡村掳扰一点财物而去。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称帝后,派将攻占阳城,委派官吏,建立政权,这个意图将有可能达到。却又因清兵入关,攻占山西,理想的肥皂泡终归破灭。

起义军屡退屡进,如此看中阳城,就是看中了阳城地形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明末清初的学者延嵩寿在《山西形胜险要今古异同论》中写道:“山西于古为晋,东枕太行,西带黄河,南通孟津,而析城、王屋皆险阻,北控沙漠,而雁门、三关皆藩篱。”而阳城就是这个大城郭中的一座小堡。阳城处在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之间,东边又有沁河环绕,地形十分险要。同治版《阳城县志》称:“崦山耸后,析城拱前,沁水绕左,壑山雄右,冈陇之势,四面浑成”。阳城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屯兵之地,而且由于它“南通孟津”,下山可以逐鹿中原,这块形势险要的屯兵之地就更具有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自古以来阳城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魏国伐韩,首先夺取的就是濩泽这块地盘。

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秦始皇派白起攻打赵国发动“长平之战”,白起就是把重兵屯扎在位于太行山谷之中沁河东岸的屯城村一带。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拜韩信为左丞相与项羽争夺天下。韩信首先攻魏国,灭魏,掳魏王。传说当时韩信就曾屯兵阳城南部与河南济源交界的大岭头。大岭头上有一个清水汩汩的水池,一直被称为“韩王池”,可以见证这一段历史。

新地皇三年(22)刘秀起兵恢复天下,与王莽新军大战,阳城东南部为其屯兵之处。阳城北留有“刘秀岭”,蟒河有“侧刀峰”、“窟窿山”。都传说是刘秀当年屯兵、征战的遗址。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冬,并州刺史袁绍的外甥高干叛曹操带兵来攻濩泽,因河东太守杜畿防守甚固,城未攻下。后高干割据上党,成为曹操心腹大患。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兵发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上太行,灭高干。兵上太行时,曹操还写下了一首《苦寒行》诗。

隋末唐初,李世民为秦王时也常常引兵到阳城境内驻扎。同治版《阳城县志》载:“唐太宗庙,境内甚多,惟在县南黄龙山、香台山、县西吼神山最著。旧志云:太宗为秦王时,常常引兵至此,后人因立庙祀焉。”

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靖康二年(1127)金废徽宗钦宗二帝,阳城也被金人占领。河内、河东各路义勇结太行忠义社,占据太行山险,抗击金兵。高宗建炎三年(1129),河东北路军马使翟兴,会合各路忠义军生擒金河东都统保骨克复阳城,又乘胜攻下垣曲。追金兵至河南孟州,夺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术军。机会大好,善加利用,抗金形势或可出现逆转。然而“和议误国隳成功”,刚刚露头的一点希望也被断送了。明代诗人何景明后来目睹太行忠义社山寨,曾写诗慨叹,诗曰:

欃枪弄芒天改色,汴京失守乘舆北。

鄂王唾手复中原,两河豪杰皆奋力。

刊山筑寨声裂空,和议误国隳成功。

千秋英魂或游此,森森草树生悲风。

阳城重要的战略位置,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家们所重视。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即派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八路军驻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处主任朱瑞和副主任唐天际到阳城来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当朱瑞来到阳城,向党中央汇报了边区工作开展情况后,党的领袖、天才的军事家毛泽东即指示说:“晋豫边甚重要,望有计划地部署沁水、翼城、曲沃、垣曲、济源、博爱、晋城地区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在西北两面之行动。”朱瑞等接到指示,即于1938年3月中旬,建立晋豫边抗日游击队,并把游击队司令部扎在阳城。晋豫边根据地的建立保证了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联系,有效地阻击了豫北日本侵略军西进,并进而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取得起了重大作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