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从商汤“祷于桑林”说到上古传说

从商汤“祷于桑林”说到上古传说

关键词:传说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阳城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Y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09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阳城地处黄河中游、太行山南端,上古时代都在“帝畿之内”,尧舜禹汤以至周天子穆王都在此留有活动的足迹。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数商汤祈雨的传说。商汤桑林祷雨的史实,在《竹书纪年》中只有两句:“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二十五年作大濩乐。” 记述比较简略,而在《吕氏春秋》中就写得颇为具体而且形象了。《吕氏春秋.顺民篇》中这样写道:“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磿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成汤推翻了夏王朝而统治了天下,恰好遇到一场大旱灾,连续五年,颗粒不收。成汤便亲自到桑林神社去祈雨,向神祝告说:“如果我一个人有罪,请不要殃及万民,如果百姓众人有罪,请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吧;不要因为我一个人心思迟钝,不明白事理,就让上帝鬼神伤害老百姓的性命。于是他便把头发剪了,并且用木头将十个指头箍起来,把自己当作祭祀的贡品,以此来向上帝祈求赐福保佑。于是人民都非常欢喜,大雨就哗哗地降落下来。从古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汤真可以算得上一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贤明帝王。他代民请命,为民牺牲,当然会得万世民心,受万民敬仰。这也许正是阳城古时几乎村村有汤庙、代代祭汤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桑林地名不只阳城有,为什么商汤祈雨就一定是在阳城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记载这个史实的《竹书纪年》,是在汲郡战国时期的魏墓中发现的,书中记叙的是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的史事。汲郡即今新乡、汲县、辉县、获嘉、修武一带,距离阳城很近。而阳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都在该史书记事的范围之内。二、商朝的故都西亳,在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县,偃师距离阳城不过一二百里,阳城的桑林正是畿内地。汤王祭天祷雨,必寻名山,而析城山名见《禹贡》,可谓名山无疑。析城山顶古称圣王坪,上有龙须草、娘娘池、胭脂花,都与这一传说紧密相关。三、析城桑林为商汤祷雨处,见于唐代地理著作《括地志》和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等书。这些古籍的言论必有所依。四、上引《竹书纪年》中有“祷雨于桑林” 和“作大濩乐” 的记 载,庄周《庄子.养生主》中有称庖丁解牛“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的赞语。这两部古籍中提到的“大濩”、“桑林”,都是殷商时代的乐曲名。“大濩”“桑林”,莫不与濩泽桑林有关欤!有此四点,你能说当年商汤祈雨不在阳城吗?值得忧虑的是,现在阳城有许多人在许多地方把“濩泽”写成了“获泽”,一字之差,丢掉了许多信息,减少了许多内涵。这实在是自毁历史啊!

        关于阳城古代的历史,古籍中还有一些记载,比如《墨子》中有“舜渔于濩泽” 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天子四日休于濩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等等,因史焉不详,不敢赘述。至于民间的许多传说,潘小蒲先生的《游仙》收集颇丰,这里也不再重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